在情景喜剧《武林外传》中,郭芙蓉为杂货商人接骨的场景,让观众捧腹大笑,网友评价“女侠把接骨当成安零件”。
实际上,在现实生活中,治疗骨科疾病并不是简单的“接骨”,骨科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骨伤科”,而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就诊人群的需求,在微创、康复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。 这一点,泉州万翔微创医院骨科用行动做了完美注脚。
【大手术做“小”】
特色微创治疗,患者减轻痛苦、快速恢复
泉州万翔微创医院骨科始创于医院成立之初,目前主要团队为:主治医师吕子鸿,住院医师占海峰、陈辉鹏、林景雄、高炳川等。诊疗范围,基本上覆盖了创伤、脊柱、关节、手足外科,同时也开展康复、疼痛门诊。
“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,得到最快、最好的康复。手术方法方面,尽可能微创化治疗。”谈及科室理念,骨科主任吕子鸿表示。
换言之,该科室已由传统的手术逐渐转向微创治疗,开展多种特色微创治疗,并致力于微创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运用,促进骨科疾病的诊疗不断朝着专业化、精细化迈进。
作为一个对无菌要求严苛的科室,骨科配备百级层流手术室,配有专用C臂机、专用纤维外科器械等。在康复、疼痛方面,微创手术中配有臭氧治疗仪、磁疗仪、关节功能锻炼仪等设备。
另外,作为福医大附属二院医联体,骨科经常与福医二院的专家们沟通、交流,对于手术高难度的患者,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二院骨科专家的指导。
【常规治疗做“精”】
关节炎疼痛难忍,30分钟解愁苦
“感谢!感谢!麻烦了!”上午9时许,在泉州万翔微创医院骨科门诊,一男子对骨科主任吕子鸿连声感谢。
原来,该男子90多岁母亲左手臂骨折,吕主任为其接骨并用夹板固定好之后,老人回到家觉得行动不便,当天自己把夹板拆除了,造成二次伤害,家人只好又把她送到医院。
矫正、固定、绑绷带......吕主任一边麻利地作业,一边安慰老人“快好了,快好了。”为防止老人再次拆除夹板,他细心地将胶布缠绕得更隐蔽。
这边刚忙完,吕主任又匆忙走进治疗室。家住紫帽镇的70多岁吕阿姨,已在这里等候。
吕阿姨说,因为膝关节关节炎病情加重,持续一个月来,她不仅无法下楼梯,晚上也疼得睡不着觉,膝关节肿得像个馒头。“找医生看过几次,但没有好转。家里也备有很多进口药,吃了也没有效果。”随后,经邻居介绍,吕阿姨找到骨科主任吕子鸿。
手法按压、小针刀、注射玻璃酸钠......在治疗室,吕主任认真细致施行每个步骤,采取手法加药物的方式,为其进行关节内外同治,改善关节活动度,为患者解除疼痛。
吕阿姨发现,不仅膝关节在慢慢消肿,而且疼痛感也在慢慢减轻。半小时后,吕阿姨小心翼翼地下床,却惊喜地发现,原来无法着力的左腿,竟然可以做伸曲活动了。“真是没想到!太棒了!”吕阿姨一改刚进门时痛苦不堪的表情,笑着对骨科主任吕子鸿竖起大拇指。
可以说,大手术做“小”,以微创为主,常规治疗尽量做“精”做“细”,让患者减少创面、减轻痛苦,是骨科一贯的治疗理念。反之,这也成为骨科赢得患者信赖的利器。
【心怀审慎态度】
既考量治疗方式,也多考虑术后问题
和很多科室不同,骨科面对的患者年龄跨度很大。截至目前,泉州万翔微创医院接诊的病患中,最小的是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,最大的是95岁的高龄老人。
值得一提的是,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病患,医生们除了根据实际病情综合考量手术方式之外,还心怀审慎的态度,为患者考虑术后问题。
“做骨科一定要多想后期,怎么避免后遗症、并发症,怎么保证术后生活质量,而不是只管手术成功。”骨科主任、主治医师吕子鸿如是说。
55岁的王宁(化名)是家庭经济支柱,近日因车祸造成右腿骨折,被送到万翔微创医院骨科治疗。在此之前,他的两条腿已先后做过4次手术。
考虑到此次是关节部位较为敏感,强行复位将加重病情,且大量血液积在关节中,易造成股骨头坏死,吕主任综合王宁此次实际病情、既往多次手术史等情况,和其家属探讨和沟通后,立即为其施行了保髋关节手术。
“不错,以前我几次手术,术后都很难受,恢复过程长,这次才第七天,我感觉很好。”术后,王宁恢复良好,医生查房时,他开始咨询何时可以下床走动。
精湛的技术、审慎的态度,换来的是患者的信赖、丰硕的成果。如今,骨科接诊的患者中,转介绍率越来越高,手术量也在逐年上升。近期,科室主任吕子鸿再次到福医二院交流学习,在他的带领下,骨科业务水平将再上新台阶。
文图:小 溪
审稿:吕子鸿
终审:叶 颢